你有沒有在瑜珈課遇過這樣的指示呢:「深呼吸~然後深吐氣,好現在大口用嘴巴吐氣。」其實,有時候照著做不一定對你比較好,而且有可能做一做瑜珈,反而呼吸不順了。
也許你自己是瑜珈老師,教課的時候,也常常這樣指引學生,但其實你並沒多想過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口令,只是照著你師資班,或是其他老師的方式,然後再轉而告訴你的學生。有時候,對某些學生來說,用力的呼吸,或是用嘴巴呼吸,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。
我以前上課也遇過這樣的指引,甚至自己也都會這樣教課。以前我的教學可能就是照本宣科,比如“吸氣向上,吐氣向下”,沒有好好想過為什麼要這樣做。但自從我學了菩提科呼吸法之後,我開始「看情況」才決定要不要做”。在成為菩提科呼吸法引導師的課程當中,我也慢慢了解到底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大口大口的呼吸。
我很感謝 Timothy Mccall 老師,我在參加他的工作方,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專門探討呼吸的瑜珈培訓。那堂工作方,他跟我們一起討論瑜珈練習中,不同呼吸方式的為什麼,啟發我去深入鑽研。
今天的節目我就是要告訴你,為什麼這樣大口呼吸的引導不適合每個人?尤其有三種人要特別注意,避免在瑜珈練習的時候大口吸吐,也是菩提科呼吸法主要幫助的三類型的人。
然後呀~聽到節目的最後!會有小小的Bonus Tip ~ 小彩蛋要送給收聽到最後的你!
💡本文章以及音頻節目內容並不是任何醫療諮詢或診療,只是單純分享我所學的知識,以及我自己和從學生身上看到的經驗。
是哪三種人最好避免大口呼吸呢?
- 氣喘者
氣喘的人光是運動的時候,就得擔心自己會不會喘不過氣,會不會呼吸困難。菩提科呼吸法的老師 Patrick MacKeown 也是從小就有氣喘的問題,他也提到小時候自己常常在開始運動之前,就很害怕會沒辦法好好呼吸。我自己家人也有氣喘,常常看家人使用呼吸藥物,或是走路很容易喘不過氣,走易走就得停下來。
喘不過氣的時候,要如何如何呼吸順暢呢?我們以為就是要吸更多空氣。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,但大口呼吸其實並沒有幫助你呼吸變不喘的效果。
想想大口吸氣,不就是喘不過氣的時候在做的事嗎?比如運動完跑得很累的時候,比如突然到高山上壓力變低的時候,或是氣喘的時候。如果呼吸舒適又輕鬆,平穩又不喘的時候,你的呼吸其實很小口,很放鬆,幾乎察覺不到。
為什麼說瑜珈課有需要大口呼吸練習的時候,有氣喘的人應該要避免呢?我就有遇過沒氣喘的學生,練習完某些特別的呼吸法,比如頭顱潔淨呼吸法,覺得頭暈不舒服。他們連氣喘也沒有,就有這樣不舒服的感覺,何況是有氣喘的人。
所以如果你有氣喘,務必要上課前跟教課的老師溝通,如果課堂上有任何需要你大口吸吐的呼吸指示,記得繼續保持小口小口的呼吸就好。
2. 過度換氣症,焦慮恐慌者
你有沒有過度換氣症?或是因為焦慮而覺得呼吸急促呢?
這時候呼吸就像是吸再多都不夠!跟氣喘的時候一樣,我們可能也以為就是應該多吸一點空氣,忍不住張大嘴呼吸,但其實更好的是放慢自己的呼吸。
當呼吸慢的時候,空氣進入肺部也比較緩,胸腔下方的橫隔膜有更多時間,讓空氣緩緩流進下半部的胸腔。橫隔膜的這個動作,會刺激我們的的副交感神經,也就是提醒我們身體休息的神經系統,讓我們進入休息放鬆的狀態,自然而然心就平靜下來了。
呼吸小口一點,也有類似的幫助。更重要的是,這時候應該延長我們的吐氣。如果真的很困難呼吸小口又慢,可以在吐氣完之後憋氣兩三秒就好,當作是延長吐氣的一種方式。
如果有過度換氣或是焦慮的問題,除了呼吸要盡量小口,也推薦你嘗試比較溫和的瑜珈練習:比如修復瑜珈,或是瑜珈療癒。哈達或是流動瑜珈等其他風格,則是依據老師的教課方式或主題,每堂課可能完全不同,不一定所有都適合你,請務必和瑜珈教室和老師溝通協調你的狀況。
3. 鼻過敏,花粉症
啊~我就是有鼻過敏和花粉症的過敏兒呀!
我從小有塵蟎或是灰塵多的地方,就會狂打噴嚏,後來去波蘭念碩士之後,不知道為什麼在那邊的第二年春天開始,花粉正就找上我了。花粉症也算是一種過敏性鼻炎,我記得自己在波蘭的那幾年,冬天滿天冰雪融化,春天百花綻放之時,我就會狂打噴嚏!!搬到馬爾他之後也毫無改善,春天一到就會耳朵癢,眼睛癢,狂流鼻涕,狂打噴嚏,鼻塞嚴重,呼吸困難。
不過我從去年年底開始練習菩提科呼吸法,主要也是練習小口以及慢慢呼吸為主,今年我的狀態好多了!當然要幾乎不會發作,我想需要持續練習更久的時間,但前幾年我過敏的症狀大概都會持續三個月,今年只有持續了一個月就結束了,真的是改善很多,時間縮短了不少。
所以在這裡大力推薦你,避免長時間大口大口的呼吸,就算是老師這麼指引,也不一定適合你!一樣提醒多跟老師溝通,多聆聽自己身體到底需要什麼
我實在太感謝遇到瑜珈療癒Manish老師和Ritesh老師,讓我開始探索瑜珈的療癒性。也因此才會遇到瑜珈療癒師Timothy老師,以及菩提科呼吸法的Patric老師。他們讓我認識到每個練習背後,都要有理由,都要探討原因,也因此我今天不但幫助自己,還幫助我的學生。
我記得前一陣子在一般團體中,有一位學生因為感冒鼻塞,身體不太舒服,呼吸困難。因此我把菩提科的呼吸法帶入課堂當中給大家練習,他馬上說改善很多,呼吸也順暢多了。他甚至還回家自己練習,每次練習完都感受到身體更舒適。聽到他的分享,你就知道光是改變呼吸,就能改善很多不同的問題。
也因為我看到自己和學生的改善,我也正在在籌備要推出線上呼吸的視頻課程,我很想把正確的呼吸觀念,以及心法傳遞給更多人知道。

聽到這裡你可能想,難道瑜珈那些要大口呼吸的呼吸法不好嗎?其實不是的!
有些瑜珈的呼吸法,指引我們要呼吸大口大口的呼吸,甚至要用嘴巴呼吸,比如頭顱潔淨呼吸法 Kapalabhati ,或是火呼吸Bhastrika ,就是吐氣時肚子用力往內縮,然後大口用鼻子吐氣。或是清涼呼吸法,還得張開嘴巴用力吸氣——這些練習難道完全不好嗎?
這些呼吸法並不是不好,甚至非常的好!但他們有適合練習的時機,跟不適合練習的時機。而如果你的呼吸因為瑜珈練習,或是任何別的理由,又再度慢慢變回平靜而緩慢,也不再受氣喘或是過度換氣等等的困擾,或是在練習的當下,你的身心狀況是很好的,那麼這些大口呼吸的練習也未嘗對你不好。
記得今天節目的內容並不是任何醫療諮詢,是以我所學的知識和我自己和從學生身上看到的經驗,分享給各位。更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,多跟身體對話,多跟老師溝通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。
把呼吸變小口的訣竅:鼻呼吸 🐽👃🏻
那到底要怎麼樣小口呼吸呢?其實你可以先從鼻呼吸開始!
有時候很難察覺自己的呼吸是大口還是小口,不過更容易察覺自己到底是用鼻子還是嘴巴呼吸。
所以在瑜珈課,甚至走路或做運動的時候,如果你是上面那三種人:氣喘,過度換氣,鼻過敏的話,記得要用鼻子呼吸呀!光是用鼻子呼吸,就比用口呼吸小口很多了!想想鼻子的兩個洞,比嘴巴的洞就小的不少。
今天開始就用鼻子呼吸,並且應用到你的生活中吧!
你可以在下面平台收聽以及追蹤
☟聊療瑜珈 Sima Yoga Talk☟
你喜歡這篇文章和節目的的內容嗎?在下面留言給我一些反饋吧!
如果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一起討論!
在IG螢幕截圖分享你收聽的心得給我: @simayogatalk
【免費支持創作】在下面拍手5下,讓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酬勞 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