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時候會不會覺得有點孤單?尤其當你長時間一個人獨處的時候?
孤單的時候到底怎麼辦?有時候一直追劇或是看小說、漫畫、打電玩….花了好幾個小時,孤寂感卻排解不掉的經驗你遇過嗎?我遇過!
我因為疫情關係,總共隔離了三次,加起來我被逼著獨處了一個半月的時間。有時候孤獨和憂鬱襲來,可不是鬧著玩的….真的很想只是走出去散散步,或聽一下別人說話的聲音。
三次隔離的經驗下來發現三個妙招,能夠幫助排解隔離的寂寞,甚至讓隔離生活非常充實。這三招分別是:規律作息、活動、對話。
我將在這一集的節目內容逐一介紹,這三種方式不只適用於獨自關在房裡14天的自主居家檢疫或隔離,如果感覺孤單的時候,也是非常好的方式!
3次隔離,每次經驗大不同
為什麼我會發現:規律作息、活動、對話。這三個方式,能夠幫助排解孤獨感呢?得從我三次隔離的經驗開始說起。
第一次隔離十四天的時候,我待在宜一間隔離飯店。那間隔離飯店的規定非常嚴格:不能叫外賣外送,怕腸胃出問題不能確定是染疫還是食物;親友給的包裹裡面不能含銳利的物品,像是剪刀或刀子,也不能送長條的線,像是延長線。
前三天因為新鮮感,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好的,第四天左ㄧㄡ開始我先是吃膩每天幾乎一模一樣的便當,接著很想跟人說話,看著窗外不能打開也不能出去很鬱悶。天天想著如果出去之後要做什麼,好想去散步。那段時間我也沒有瑜珈課,每天愛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,有時候不想動就躺在床上,什麼事都不做。有時候卯起來一口氣做很多事情,或是一口起看完一整部影集,徹夜不眠。
第一次的隔離經驗應該是最差的。
第二次隔離的環境好多了!感謝朋友的幫助,我借助在她父母郊區的家,一整棟透天白色的房子,有大院子還有菜園。住在哪裡的其中一個工作是要幫忙給菜澆水,每天有固定的行程,早上起床第一件工作,就是去照顧茄子辣椒,給他們教教水,採收一些地瓜葉給午餐或晚餐加菜。
可以替自己排時間,有任要照顧,需要打掃清理這個家裡,這個感受讓我覺得挺好的!自然而然我每天每天有固定的行程,又受到朋友邀請,在隔離的期間參加線上課成,沒事就線上玩財富流桌遊。那段期間我也已經開始在線上教瑜珈,每週都有幾天固定要教課。
有和其他人線上相處的機會,也有固定的行程,生活比第一次充實多了。
第三次在馬爾他隔離,幸運地被分配到五星級的海景隔離飯店。雖然房間是三次隔離中中最小的,價格是最貴的,但是風景卻是最美麗的。由於前面兩次的經驗,第三次隔離我開始安排每日行程。那時我也已經養成每天冥想的習慣,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冥想,又因為房間面向東邊,我也常常為了看日出特別早起。

第三次的隔離不再那麼難受,我也會每隔幾天挑一餐進行飲食冥想,這也是我前兩集節目創作的靈感來源,你如果也想嘗試飲食冥想,回到聊療瑜珈第65集,以及第66集收聽。我每天固定早上冥想看日出,吃早餐,學習,接著午餐,下午工作或是繼續學習。
有瑜珈課的時候,就參加我和朋友合辦線上瑜珈社群Samen Yoga Tribe的課程,當不過為飯店網路不穩,我第三次的隔離沒辦法教課,不過還好有我的好夥伴 Hiko 幫忙代課,而我網路穩定的時候也會一起加入練習。
在第三次的隔離我整理出這三個重點,讓我在這段時間無但不覺得孤單,還覺得很充實:
規律作息、活動、對話
我在第一天就安排好之後每天的時間表,每隔幾天就參加線上的活動或是課程,也固定做瑜珈。也因此有機會與朋友聊天,除ㄒ此之外冥想正念也是我與自我對話的時間。當然這是我自己運用這三點的方式,在節目最後我會更深入解釋如何配合你自己的興趣,運用這三個種點幫助自己排除估孤獨感。
但在那之前!先讓我簡單介紹什麼是孤獨感吧!
3種孤獨感
孤獨感是感受到孤立的一種反應,當我們感覺需要連結的以及被理解的時候,孤獨感就會浮現。孤獨感大約以下分為三種類型:
- 存在型性的孤寂 Existential loneliness
存在型的孤寂感,來自內心的深處。是一種空虛的感受,沒有任何社會互動能夠滿足這個空洞。
- 情緒性孤寂 Emotional loneliness
來自缺乏親密關係,缺少與他人的親密連結。親密伴侶、親近的好友或家人,可以滿足情緒性孤寂感。
- 社會性孤寂 Social loneliness
社會孤寂感來自卻乏社群歸屬,這是一種渴望成為一個群體一份子,受到團體的支持。
題外話,其實我看過不同學者的不同分類法,我只是從我找到的許多分類中,介紹了我自己也覺得很有道理的一種。
所以說不是只有在隔離的時候會感到孤獨,當然因為隔離的時候被逼迫著一個人待在房間,孤獨感可能特別強烈。但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感受到孤獨,我們也可能同時感受到多種孤寂感。人類是社會型的動物,感到孤寂是很正常的。
就像我們肚子餓的時候,我們的頭腦會刺激我們行動,比如起身去找食物或吃東西。當我們覺得孤單的時候,我們的頭腦一樣會刺激我們行動,去尋找連結。
但就算我們身旁有親密的伴侶家人朋友,我們身處在一個圖體當中,也有可能感覺孤獨。只要當我們感受到不被理解,沒有感受連結與支持,孤寂的感受可能就會出現。
我們也許會感覺別人不喜歡你,假設人們在評判你,或害怕別人拒絕你…
但孤獨感是一種表現我們的需求沒被滿足的表現,仔細觀察你的孤獨感從哪來,然後探索你的需求是什麼!也就是說,發現自己孤寂不是壞事,這是認識自己的機會,更是鼓勵我們做出行動的契機。
3招擺脫隔離孤寂感
好的!所以我們花了一點時間了解什麼是孤寂感,孤寂感的類型以及我們可以如何面對孤單的感受,接下來我想回來介紹如何用我整理的三招:規律作息、活動、對話,來排解你的孤寂感!
❶保持規律作息:
我隔離的時候每天都有固定的行程:首先起床、刷牙洗臉、鋪被子、喝水吃維他命、冥想、喝咖啡看日出(如果我起得夠早)、吃早餐看風景、上線上課程。午餐過後若沒有課程或活動,我誒會照著故定的行程工作以及穿插冥想。
保持規律作息聽起來很容易執行,卻有可能是最難做到的!有時候就是會偷懶怠惰,或是想說~啊今天不做沒關係!晚一點再做就好。不過說實話,當你培養出新的習慣之後,你就會覺得不做這件事情怪怪的,像是我以前覺得為什麼起床之後要鋪被子?晚上睡覺又會弄亂了!但自從我養成鋪床的習慣,現在如果早上起床後看到床單亂七八糟,我自己都會受不了去弄整齊。
所以一開始把行程寫下來,照著行程執行非常重要!
建議用手寫在一張紙上,然後放在顯眼的位置,最好是你在家裡常常坐著或待著的地方,所以每天一定會看到。 我隔離的時候,也有一週後再次檢視我的固定行程,稍為配合那週的狀態細微調整行程。因為一開始你心種想像的完美日程表,可能並不的適合你,所以給自己一個檢視的時間,比如每週一次微調你的美入行程安排,才不會把一個給自己排解孤寂感的好方式,變成每天生活的壓力來源。
隔離早晨行程 隔離下午行程 隔離晚上行程
❷活動:
宋代朱熹曾說「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」,池塘裡的水如此清澈,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。而我們身心活動起來,就像當自己一直注入活水一樣,身心也會著清明起來。
為了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,排解隔離孤寂感的第二招,就是安排活動。
不管是靜態的活動:玩桌遊、與朋友聊聊天或是看影片看書;又或是動態的活動:有氧運動,瑜珈體位法練習,都是優良的活水來源。尤其當我們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孤寂,你大概就會知道你的想在獨處的時間做什麼。 不管是看喜歡的影片、和其他人互動、做瑜珈、冥想、運動….等等。一定要排出時間,做各式各樣你喜歡的事情,也盡量不要一直只做一件事,穿插靜態和動態的活動更好。
以我自己為例,跟朋友約聊天室想要和別人親密連結;參加活動是想多認識一些人或是自我成長,玩桌遊是因為很有趣,玩完後很快樂;練習瑜珈或冥想是幫助我身心放鬆;有氧運動是因為我想要享受滿頭大汗的感覺,以及期待運動後的淋浴,晚一點享受美食的時候罪惡感也低一些;看書看影片只是單純不動腦想放鬆,不同的故事也能激發我創意與省思,同時也是最適合躺在床上做的活動。
上面是我選擇這些活動的理由,你呢?你可以找找自己想要在什麼場合,做什麼事?又是為什麼?然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活動,以及最適合那個活動的時間,把他排在你的每日行程當中!如此一來,你每天都會有活水注入你的生活當中。

❸對話:
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,也是最後一招,就是對話!與他人對話,尤其不能忘了與自己對話。 有時在團體中,我們不自覺隱藏自己的某一部分。別人看不到,甚至自己也看不清。
獨自一人的時候,其實是一個做自己的好機會,你完全不用在意他人的想法,誠實面對自己想要什麼,自己需要什麼,自己的慾望,自己的難受與快樂。 不過與他人對話也很重要,當我們能夠更自在的與親密的伴侶、家人朋友,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,讓他們理解自己真實的感受,孤寂感真的會自然就消失。
我記得在隔離的時候,我跟男友視訊時大哭了一場,跟他訴說我心裡的難受與不安,我在他前面表達自己的脆弱與不安…. 哭完之後突然我鬱悶的情緒就消失了,孤單惡感覺也不再。真的很神奇!有時候越是隱藏自己的夐與真實想法,反而越把其他人推的遠遠的。而我的男友也比較理解為什麼我會有之前奇怪的反應,或是為什麼我會說出一些讓他感到不舒服的話。
雖然說出來之前覺得很可怕,但說出來之後我很慶幸自己這麼做了! 當我們感到孤獨時,這可能是最難做的事情! 但是,這也是我們可能正在尋找的。 要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需要勇氣,我們多少會顧忌聽者的感受與反應,尤其如果聽你說的人是親友或伴侶的話,你可能不自覺會擔心之後會不會把關係搞壞。如果你感覺自己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聯繫,想想你可能已經失去聯繫的朋友,並努力重新點燃這些關係,主動跟他們聯絡。
偷偷告訴你一個妙方,我前陣子解決這個困擾的方式之一是寫信給我的訂閱者!我在信裡透露了不少心事!跟這種看不到臉的人說話的感覺我覺得頗好的,不用顧忌他的反應。所以如果你也想收到我的信,可以點擊這個連結訂閱我的電子信,我每個星期會寄一封信給。你也可以回信給我,跟我說說你最近的心事,我每封信都會仔細的看別且找時間一一回覆~也不會在你沒同意的狀況下洩漏內容出去,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寫信給我。
除了跟親密的他人對話,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,與自己對話也不可忽視!我常常利用的方式是冥想,冥想是一種很純粹在當下的練習,我當下的呼吸狀態如何?我身體哪裡有什麼感覺?我的臉上肌肉已沒有不自覺很緊繃,還是嘴角不自覺微笑?為什麼呢?我的大腦有在想什麼事情嗎?還是快樂或緊張的情緒盤旋在心中?
與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將能量向外傳遞,但冥想和與自己對話的事後,是向內看,向心里傳遞。除了冥想之外,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寫下來,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,可以在事後回顧當時自己的念頭與情緒是什麼。 與自己對話和與他人對話,也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,給自己安排更適合自己的每日行程與活動。
我提到寂寞排解三招:規律作息、活動、對話,只要當你覺得孤單寂寞的時候,都可以試試看。我自己在第三次隔結束之後,也把這三招繼續運用在我現在每天的生活當中,雖然一週可能還是有一次,孤寂感會找上門,但現在孤寂的感覺可是越來越少出現。
不過我想再一次提醒,感到孤單不是壞事。就像我常常說冥想的時候會一直想事情不是壞事。他是幫助你看清自己會想什麼,會什麼會有念頭出現,了解自己的好時機!感到寂寞的時候,正式了解自己到底為什麼感到孤單,探索自己需求的好機會。
你可以在下面平台收聽以及追蹤
☟聊療瑜珈 Sima Yoga Talk☟
你喜歡這篇文章和節目的的內容嗎?在下面留言給我一些反饋吧!
如果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一起討論!
在IG螢幕截圖分享你收聽的心得給我: @simayogatalk
【免費支持創作】在下面拍手5下,讓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酬勞 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