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是一種哺乳類動物,跟動物一樣,情緒會表現在我們的身上。高興的時候,小狗會搖搖尾巴;小貓被舒服地撫摸時露出肚皮,發出呼嚕呼嚕地聲響;快樂的人們,臉上總是露出笑容。
而生氣難過的時候則相反,小狗遇到威脅時露出虎牙,遇到危險時夾著尾巴逃走;貓咪看見敵方會豎起毛髮,耳朵下垂,眼神改變。狂怒的時候人們會齜牙咧嘴,驚嚇的時候人類的後頸毛髮直豎。
人的情緒心理狀態,其實比想像中表現在身上更多,就像其他的哺乳類動物一樣。達爾文著名的進化論廣為人知,卻鮮少有人知道他《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》這本書,探索了人類與哺乳動物的情緒表達,將人類與動物視為平等,人類跟動物一樣有不同複雜的情緒。
上面的內容是貝塞爾‧范德寇,在他的著作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,所提到並強調的。我們身體不少反應及表現,與內心息息相關
青春期的少女開始發育時,學生時代的健康教育課總是會聊到一些女性的話題。記得建教老師上課講到,許多女孩因為成長期胸部開始發育,又剛好比其他女孩子早,加上怕被同學嘲笑的同儕壓力,為了隱藏隆起的胸口,不知不覺養成了駝背的壞習慣。
老師口中的「壞習慣」,是她表現在身體動作上自卑與害怕。看了這本書讓我聯想到,這個壞習慣,其實少女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的行動。我們能把如此身體行為,稱之為惡習嗎?
在書中第九章『與愛何干?』關於肥胖症患者的故事,與發育良好的駝背少女有類似的困擾。
例如曾遭受強暴的女士告訴她的主治醫生:「肥胖讓人看起來沒有吸引力,但那就是我需要的樣子」。兩名州立監獄的警衛,曾在減重後又快速復胖,因為那是他們覺得在監獄中塊頭最大的傢伙還是安全許多。
另一位男性跟酗酒又暴力相向的祖父同住,就變胖了,他的理由是「我不是因為肚子餓或是其他原因而吃東西,純粹是因為肥胖讓我覺得安全,我從幼稚園開始總是一天到晚被打,但是體重增加之後就再也沒有被打過了。」
肥胖這個重大的大眾健康問題,或許實際上是許多病患的個人解答……如果錯誤地將某個人的解方當做必須消滅的問題,患者不但極有可能治療失敗……還會產生其他問題
我認識一位在嚴重燒燙傷診間工作的護理師,他跟我分享有一位受到嚴重燒燙傷的患者,每次想幫他換藥的時候,還沒有碰到他的皮膚就會疼得大叫。他不清楚該怎麼處理,只能安慰患者馬上就結束了。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的傷害比實際燒傷更嚴重」他哀傷地說「他(患者)會燒傷,是因為自己小孩故意縱火,把家裡給燒了。」
就算身體的傷治好了,可能觸碰皮膚的時候還是會痛。就算瘦下來了,但為了保護自己又再度大吃增加體重。就算好不容易能抬頭挺胸走路了,下一次被嘲笑胸部大時又再度沒自信的低頭駝背。
大部分人有掉惡坊是,不宜定對某個人有效。而沒有笑,也不見得是本人的問提:
「你就是太愛吃,才會一直復胖」
「你就是因為不去運動,才永遠瘦不下來」
也許是這些理由造成身體的病痛一直在,但也許不是。當我們要對其他人,甚至是自己說出這樣的話語時,在開口前暫停一下,試想真的是這樣嗎?也許我們可以多去探究自己,或是你想對他說這句話的人。在大吃大喝的時候,或抗拒去運動時,心裡的狀態到底是怎麼樣?
也許並不是因為嘴饞,而吃太多不健康的食物。也許並不是因為懶惰,才不願意踏入健身房。就像我問遍身邊不願意開始嘗試瑜珈的朋友,並不是因為討厭瑜珈。不少是因為過去不好的體驗,比如曾在瑜珈課被老師責備做的不好,或因為自己是教室中唯一做不到某個高難度動作而覺得丟臉。甚至也有因為瑜珈學生大部分都是女性,太尷尬而不願意踏入瑜珈教室男性朋友。
很多時候我們的身理反應及行為,表現的是過去經驗以及情緒,而不是問題本身。
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書本連結
你喜歡這篇文章嗎?在下面留言給我一些反饋吧!
如果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一起討論!
【免費支持創作】在下面拍手5下,讓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酬勞 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