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 58 – 好書分享|極簡生活的16條原則 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

  • by
EP 58 好書分享|極簡生活的16條原則 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

極簡主義是協助你活地更自由的工具!

極簡不是要你丟棄掉大部分的物品,房子一定要空空地什麼都沒有。而是讓你生活更少憂慮,更少被壓地喘不過氣,更少有罪惡感,更少被消費主義的慾望引導,活在真正地自由當中。

到底為什麼極簡能帶來空間與心靈自由呢?

節目中我會介紹《極簡生活的16條原則 》(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)書中提到的其中三個原則,如何幫助我,也可能幫助你,啟動你的極簡力。

極簡是快樂的加法

最近我的Holistic Life Coach 人生教練給了我一個作業,就是每天找出一個不需要的東西,然後把它處理掉。為什麼我會有這樣奇妙的作業呢?那是因為我最近開始實驗極簡生活!

不過要開始執行一件自己沒做過的事情,沒有人指導真是大挑戰!除了我的人生教練Camille在一旁支持我之外,還有一本書幫助了我不少。

這次我想跟各位介紹的就是這本書:極簡生活的16條原則 The 16 Rulse of Living Less。

在介紹這本書的內容以前,我想先跟你聊聊我的故事。

我發現,在我開始極簡生活實驗後,心情也跟著改善許多。我做的第一件極簡行動,是清理我在台灣擁有的衣服。其實最近來來回回歐洲與台灣,我發現固定打包的衣服老是那幾件,每週會重複穿的也是那幾件。也因此我開始思考,自己真的需要擁有這麼多衣服嗎?

照著這本書的方法先收拾好衣服,回收我不需要的衣物之後,現在每天打開衣櫃都覺得心情非常好!不用在東翻翻西翻翻,才能找到我想穿的衣服,有時候甚至好不容易找到了,卻發現衣服因為壓在底下變得皺巴巴地。

當東西變少,快樂卻隨之增加!我在極簡了我的衣櫃之後,認識到我並不會擁有更多更漂亮的衣服而快樂,而是每天都穿上適合我且我喜愛的衣服,能把他們整整齊齊地收拾好,帶來的快樂更多。也花更少的時間整理,疊衣服護燙衣服了!

sima-yoga-talk-podcast-播客-音頻-聊療瑜珈-極簡主義-極簡主義-英文-極簡主義者-極簡主義意思-極簡生活-極簡風-極簡主義者生活 極簡主義-netflix-簡單就是潮-定義-代表 極簡-書-衣服-改變-物品-分類-方法-名言-好處-影響- 極簡力
極簡不是丟掉所有東西,而是只留下對自己有價值的事物 / Photo by Roman Bozhko on Unsplash

六年搬家七次,一箱箱物品壓得自己喘不過氣

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在想,極簡主義「The Minimalism」的定義到底是什麼?極簡主義者到底做什麼?

根據本書作者的說法:

Minimalism is a tool that can assist you in finding freedom

極簡主義是協助你活地更自由的工具!

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

極簡不是要你丟棄掉大部分的物品,房子一定要空空地什麼都沒有。而是讓你生活更少憂慮,更少被壓地喘不過氣,更少有罪惡感,更少被消費主義的慾望引導,活在真正地自由當中。

讓我先跟你講講我搬家的故事來解釋吧!

我當初在波蘭生活的六年當中,搬過總共七次家。搬家過的人都知道,最可怕的就是「打包與拆箱」。一開始我總是捨不得丟掉一些有紀念價值的小東西。比如旅行買的明信片,文具,朋友送的小禮物,以前上課用的書籍資料,報紙雜誌….等等。

但每一次在打包時我發現,這些捨不得丟掉的物品,我到新家後,被忘卻櫃子的深處或角落,幾乎沒被拿出來用過。只是增加我每次搬家的重量,浪費打包的時間。又因為最後沒有用或拿出來展示,我也總覺得愧對物品的存在。

擁有我捨不得丟棄的東西,沒讓我變快樂,反倒壓地我喘不過氣。

後來每一次搬家,我總會丟掉其中一些物品,我第一次踏上斷捨離的道路,也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就像極簡主義所代表的涵意,越來越自由!

這樣聽起來,我是不是已經極簡的很徹底了呢?不過這只是起點而已!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找到這本書:極簡生活的16條原則 The 16 Rules of Living Less

我發現我斷捨離的時間,只限於每次搬家的時候丟東西,平時我並不會去清理自己不需要擁有的物品。我一直以為,跟許多人比起來,我已經擁有很少的化妝品,我也不會在冰箱囤積食物,都是吃完再買,直到上一次我男朋友幫我把東西搬到新家為止。

那時我人在台灣,他還在歐洲,所以搬家的時候是他一個人處理。大部分的箱子裝的,居然幾乎都是我的東西,當時連我們房東都嚇一跳表示「我沒想到你們行李這麼多!」

是的,我的東西仍然不少!幾年下來,我一直沒有付出太多行動,只有在搬家逼不得已的時候,才會收蛇。

也因此我開始搜尋各式各樣關於如何斷捨離的資訊,發現了這本簡單好上手的電子書:極簡生活的16條原則 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。

接下來,讓我來介紹16原則當中,讓我獲益匪淺的3個原則

WILLING TO WALK RULE :
快樂不是建立擁有一件事物上,允許自己不依戀物品

WILLING TO WALK RULE:允許放下原則,我想是極簡生活為什麼會帶來快樂的原因。

Being able to walk away means I won’t ever get too attached to my belongs

允許自己放下,我不再將自己依戀在某個物品上。

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

允許自己放下,我不再將自己依戀在某個物品上。

想像如果你家突然發生火災,房子要燒毀了,你沒什麼時間把所有東西都帶走,你會帶著什麼一起逃離火場呢?

你的答案是什麼呢?

書中提到大部分的人,會先確保自己深愛的人或寵物的安全。再來會抓取其他沒辦法被取代的東ㄒㄧ ,可能是你的資料,重要的一張相片…或讓任何其他的東西,其他的就是燒毀在熊熊大火中。

Almost everything I bring into my life—possessions, ideas, habits, and even relationships—I must be able to walk away from at a moment’s notice.

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

作者Joshua 提到,所有他生命中的人事物:不管是東西、想法、習慣、甚至是人與人的關係…他都準備好不會猶豫,隨時能夠放下離開。

這不代表你不珍惜他們的存在,而是更任認真思考該讓什麼走進你的生命中,而當你選擇讓他們進入時,用愛關照他們。而當他們陪伴你的時間結束時,你也不因此而悲嘆,那只是讓自己有更多時間空間,給予新的機會進入。想想如果是一個實心的杯子,你就不能用來裝水喝,杯子要空空地,才有辦法裝水在裡面。

允許放下,生活就有更多的自由選擇。

NO JUNK RULE:3個分類,物品不在積累

NO JUNK RULE 對垃圾說不原則,作者Joshua認為我們所擁有的物品分三大類:

  1. 必需品: 非常少的東西是在這類,沒有這些物品我們可能活不下去,包含食物、衣服、庇護居所。基本上這是世界通用的原則,所有人都需要這些物品。
  2. 不必需品: 理想的狀況是,我們擁有的大部分物品,都是在這個分類。這些是我們想要留在生命當中,別且帶給我們價值的物品。嚴格來說,我不需要椅子、飾品、書架、餐桌、瑜珈墊、瑜伽磚…但是這些物品的存在,讓我的生活體驗更美好! 不過,作者在書中說到,大部分的人所擁有的物品,都歸在第三類:垃圾
  3. 垃圾: 被歸類是垃圾類的東西,你可能不覺得是垃圾。它們是你想要,但完全沒有帶來任何價值,或帶給你快樂的物品。它們偽裝成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務,實際上卻妨礙了你的生活。

對每個人來說,這個三大分類放的物品完全不同,並沒有一定要把哪個物品把歸在哪一類的硬性規定。「對垃圾說不」原則的關鍵點是排除掉這些垃圾物品,使你的生命獲得更多空間與機會,迎接其他帶給你喜悅與價值的人事物。

不過,我不太喜歡把其他沒給你帶來價值的物品歸類為「垃圾」。我更偏向是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作者:近藤麻里惠(Marie Kondo)的概念,雖然最後決定要讓這些物品離開我們的生命,還是要對他說聲感謝,陪伴自己走過人生的一段路。

也因此我在分類物品時,把最後的「垃圾」類改成「Say Goodbye 道別」類。我發現這樣做,也減少對於過去擁有這些物品造成的罪惡感,增加感恩的心。

sima-yoga-talk-podcast-播客-音頻-聊療瑜珈-極簡主義-極簡主義-英文-極簡主義者-極簡主義意思-極簡生活-極簡風-極簡主義者生活  極簡主義-netflix-簡單就是潮-定義-代表  極簡-書-衣服-改變-物品-分類-方法-名言-好處-影響-極簡力
塞爆的行李箱,裡面的東西真的會用到嗎?/ Photo by Anete Lūsiņa on Unsplash

JUST IN CASE RULE:
小心「萬一」留下的東西,反倒越堆越多

俗話說「不怕一萬只怕萬一」,但這句話在可不適用於極簡生活,第三個我想介紹的原則即是「JUST IN CASE RULE萬一原則」。

旅行打包行李的時候,容易墜入以防萬一的陷阱當中。可能會穿到這件洋裝,還是帶著好了!擔心晚上買不到東西吃,多帶幾包泡麵吧!因為「以防萬一」,我們把行李箱塞爆,儲藏室塞滿。因為以防萬億物資不足,而疫情爆發時,瘋狂搶購口罩備品食物,堆滿家中的角落。

檢查家中你因為以防萬一而買下的東西,他們有帶給你任何價值嗎?還是只是佔據了空間,也不知道何時會用到?下次旅行打包時,當你把某件物品放進行囊中時跟自己確認一下:我真的需要用到嗎?還是只是為了以防萬一?

當你允許以防萬一而出現的物品離開,你間會發現自己的家中或旅行箱中將更清爽,擁有更多自由運用的空間。

「不舒適」不是你的敵人而是戰友,極簡過程如何確保自己不放棄

前面介紹的三個原則,是我感到有收穫的一小部分而已。如果你有興趣的話,可以在作者的網站自己下載這本免費的電子書《Minimalist Rulebook:16 Rules for Living with Less》.我也推薦作者Joshua和他的夥伴Ryan製作的紀錄片:英文片名《The Minimalist》,中文片名是《極簡主義:簡單就是潮》

今天的主題對你來說有沒有任何啟發呢?或你也想開始嘗試極簡呢?如果你想嘗試,不一定要規定自己一定要照書中的做法執行,這些資訊和原則可以是很好的參考資訊。就像作者Joshua在文末提到,有些對我可行的方式,對你來說也許不適合。你只要記得極簡的原則是為讓你有更多自由,再找到適合自己的極簡方法,就是對的方法!

你可以在下面平台收聽以及追蹤
☟聊療瑜珈 Sima Yoga Talk

你喜歡這篇文章和節目的的內容嗎?在下面留言給我一些反饋吧!
如果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一起討論!

在IG螢幕截圖分享你收聽的心得給我: @simayogatalk

【免費支持創作】在下面拍手5下,讓我有機會得到內容創作酬勞 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